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马院师生到海尔集团全球总部解码“中国智造”密码

日期:2025-05-08 作者: 点击:

把思政课堂搬进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会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走进海尔集团全球总部,学院院长华章琳带领教学团队,与海尔智家高层管理团队开展了一场沉浸式实践教学活动,在工业互联网与创新文化场景中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

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师生们通过数字孪生工厂的实时数据大屏,见证了智能制造如何重塑生产流程;在智慧城市沙盘前,感受着物联网技术对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院长华章琳在现场教学中指出,这些场景生动诠释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内涵,海尔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跃迁,正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时代注脚。

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展厅,师生们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平台、智慧城市沙盘等数字化场景,零距离感受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重构生产流程、赋能产业升级。当看到海尔COSMOPlat平台将用户需求直连智能制造的全流程时,研究生张利国感慨:“在《资本论》课堂讨论的个性化定制生产,竟在眼前变成了现实。”

穿越时光长廊走进企业文化展厅,三组极具象征意义的“破局之锤”引人驻足——1985年砸毁76台问题冰箱的质量之锤、2005年打破传统科层制的组织之锤、2020年突破家电企业标签的生态之锤。配合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实物档案,师生们沉浸式体验了海尔从资不抵债的集体小厂到物联网生态领航者的涅槃之路。“三次自我革命对应着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企业变革逻辑,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在实践中的生动演绎。”院长华章琳在现场教学时如是点评。

在交互体验区,智能车间远程运维系统、智慧校园空气解决方案等创新成果令师生们耳目一新。通过VR设备模拟智慧工厂运维场景,同学们不仅触摸到数字经济浪潮的强劲脉搏,更深刻体会到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对企业创新的滋养。海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日日新理念融入现代企业管理,这种文化自觉正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密码。

研究生杜洁在参观后表示:“当课本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化作眼前真实的智能生产线和创新管理模式,理论顿时有了温度和质感。这种跨界学习让我们对如何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有了全新思考。

当思政课走出校园围墙,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遇见最前沿的产业实践,这场特殊的实践教学不仅刷新了同学们对两个结合的认知维度,更在青年学子的心中播下了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解读中国实践的种子。师生们不仅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企业实践相结合产生的巨大能量,更在民族企业创新发展的鲜活样本中,找到了将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相衔接的实践坐标。

 (撰稿:李晓辉、郭静;摄影:张潆;审核:华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