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立身之本、社会之基。要了解诚信之脉,信守诚信之道,远离失信之痛。”3月25日上午,全校千余名学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聆听了一堂以“诚信”为主题的生动思政课。

课堂上,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老师们聚焦“诚信之本”这一主题,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社会之基的重要性,并带领学生追溯诚实守信的思想渊源,感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为了上好这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3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章琳、院长助理王鹏与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一道,精心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会上,教师们按照教育厅“共同上一堂诚信主题思政大课”的工作方案要求,聚焦“诚信之本”“诚信之脉”“失信之痛”“诚信之道”四个主题,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程导入、内容设计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集思广益,确定了教学思路。
教研室主任刘亚鹏表示:“以‘诚信是立身之本、社会之基’为授课主线,深挖中华传统诚信思想精髓,讲清楚诚信的文化底蕴;结合《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阐明诚信的重要价值;针对学术诚信、网络诚信、职业诚信等热点问题,探讨如何强化学生辩证思考与实践能力,让同学们从学理和实践维度加深对诚信的认识。”
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刘圆艺同学表示:“此次诚信主题的思政大课让我对诚信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今后我将把诚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华章琳表示,选定主题开展集体备课,在集体研讨与深度交流中理清教学思路、淬炼育人初心,是学院抓好课堂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构建“理论浸润+实践锤炼+文化涵育”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用透彻的学理阐释筑牢理论根基,以鲜活的实践课堂深化认知体悟,借厚重的文化滋养厚植精神底蕴;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灵魂深处、化为行动自觉,打造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的育人闭环;切实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为党和国家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撰稿:刘亚鹏 审核:华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