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更好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9月5日,由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青岛市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指导中心协办的青岛市“大思政课”建设理论研讨会,在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召开。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100余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共同聚焦“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践工作,展开深入研讨。青岛理工大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伟主持开幕式,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车景华,青岛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李本雄分别致辞。
车景华在致辞时指出,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特色课程群、提升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他期望各学段学校、各领域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为推动我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校党委副书记车景华致辞
李本雄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青岛市‘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发展”这一重要课题,旨在深入分析研判青岛市“大思政课”建设的现状与挑战,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符合青岛实际、具有示范意义的“大思政课”建设路径。他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提出真知灼见,进行深入交流,并持续产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的高质量成果,为推动我市“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李本雄致辞
专家主旨报告环节由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贾乐芳主持。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巩克菊、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义生、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副主任卞秀瑜分别从宏观理论构建、体制机制创新和特色品牌打造等维度展开报告,为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特色样本。

学者主题发言环节由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龙强主持。卢薇、吕君、刘霞、翟一平、邢英、王玉喜作为学者代表围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教师角色、宣讲创新实践、特色育人路径、协同治理及学段衔接等内容,分享了对于青岛市“大思政课”建设的认识,提出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新观点、新论断。

最后,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章琳作大会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贯穿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涵盖理论建构与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为青岛市“大思政课”建设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期待各方深化合作,携手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本次理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推动青岛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为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协同育人新格局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南与实践参考。未来,青岛理工大学将持续汇聚各方智慧,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中阔步前行,不断开创“大思政课”建设新局面。(撰稿:王鹏、张潆;审核:华章琳)